共通能力是幫助學生
學會學習的基礎。通過不同科目或學習領域的學習與教學,可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,這些能力還可以在不同的學習情況應用。體育對培養學生在終身學習方面所需的共通能力非常重要,舉例來說,學生可以通過體育運動學習如何與其他隊友合作,從而培養協作能力;並懂得在比賽中如何應
付失利局面,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以下介紹九種共通能力:
協作能力
“協作需要耐心聆聽,欣賞他人,具備溝通、協商、調協、領導、判斷、影響和激勵他人的能力。學習者掌握這些能力,可以有效地與人合作,共同籌備活動,解決困難和作出決策,最終能令學習者與別人建立相互促進的關係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28)。例如:聆聽、欣賞、小組協作、互相幫助和磋商等,學生不但能有效地進行小組工作,他們更能從協作關係的學習中得到裨益。
溝通能力
“溝通能力是指人與人在互動持續的過程中交往,以求達至既定目標或結果的能力。為了成為有效的溝通者,學習者應該學習有效地聆聽、說話、閱讀及書寫;他/她們亦應學會怎樣選用最恰當的方法,按照目標和情境的要求,傳遞訊息;他/她們應採用準確及合適的資料,為讀者或聽眾有系統而適當地組織內容;評估自己能否與人有效地溝通,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,並且付諸行動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29)。例如:演講、回應問題、聆聽和寫作等,可協助學生與人溝通及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創造力
“創造力是一個重要但令人困惑的概念。有關創造力的定義相當分歧。有研究者把創造力界定是一種產生出原創、新穎、獨特意念或產品的能力,或是解決問題的能力;也有研究者將之界定為一種歷程,或創造者所具有的人格特質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0)。
“培養創造力需要心思和時間,而且沒有特定途徑可供依循。不過,有些原則值得大家參考。在發展學習者的創造力方面,一般的原則是要求學習者超越已有的訊息,給予學習者思考的時間,加強他/她們的創造能力,肯定他/她們在創造方面所作的努力,培養具創意的態度,看重創意的特質,教導學習者創意思考策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,並提供有利創造力發展的環境。這些原則均適用於所有學習領域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0)。例如: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,找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、接受不同的答案等,均可協助學生發展提出原創意念的能力,並懂得怎樣隨機應變。
批判性思考能力
“批判性思考是指檢出資料或主張中所包含的意義,對資料的準確性進行質疑和探究,判斷甚麼可信,甚麼不可信,從而建立自己的觀點或評論他人觀點的正誤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2)。例如:獨立思考、辨別是非及反思等,能協助學生從所得的數據或報告中找出含意、立論和評估論據,以及自行作出判斷。
運用資訊科技能力
“運用資訊科技能力,是以審慎批判的角度,明智使用資訊科技去尋找、吸收、分析、處理和介紹各項資料的能力。資訊科技能激發和幫助學習者按自己的進度學習,養成自學的習慣,令他/她們終身受惠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3)。例如:上互聯網搜集資料、文書處理、使用試算表及使用電郵溝通等,可協助學生在資訊年代和數碼世界中,能嚴謹而明智地尋求、汲取、分析、管理和匯報資料。
運算能力
“運算能力包括能進行基本運算,在生活問題上運用基本數學概念作合理的估算,明白圖表、圖像及文字中的數量概念,管理數據,處理財富及記錄物資存量等能力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4)。例如:作財政預算、人手計算、運用計算機和分析統計數據等,可協助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計算技巧,在實際環境中運用基本數學概念,作出合理的預算、理解和詮釋圖表及數據。
解決問題能力
“解決問題指運用思考技能去解決難題。學習者會在綜合所有與問題有關的資料後,採取最合適的行動去解決問題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5)。例如:處理問題、調解紛爭、危機處理及作出抉擇等,可協助學生運用思維能力解決困難,並決定採取最適當的行動。
自我管理能力
“自我管理能力對培養自尊自重的態度和達成目標是十分重要的。掌握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習者有自知之明,並能保持情緒穩定;對工作較積極和主動,會定下適切的目的,釐定計劃及採取相應的行動來達成目標;也能好好地管理時間、金錢和其他資源;他/她們能夠面對壓力和令人無所適從的環境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6)。例如:保持情緒穩定、處理壓力、時間管理、個人財務管理、及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等,可協助學生建立自尊心和達到目標。
研習能力
“研習能力是幫助提高學習效能、掌握基本研習技巧的能力。這種能力對培養學習者的學習習慣、學習能力及學習態度尤為重要,是一種終身自學的能力”
(課程發展議會,2000,p.37)。例如:蒐集和處理資料、善用學習工具及學以致用等,可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、能力和態度,讓他們樂於學習。
從體操發展共通能力
透過體操運動可發展學生在終身學習方面所需的共通能力。體操運動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協作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創造力、批判性思考能力。此外,審美能力亦非常重要。舉例來說,學生可以透過體操運動學習如何與同學合作,從而發展協作能力;可在表演或比賽中學會控制情緒,以應付不同的情況,繼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共通能力宜透過不同的學與教活動和情境慢慢培養。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,檢視及改進學與教的成效。以下是相關的學與教活動及評估準則舉例:
共通能力
/
審美能力 |
相關的學與教活動舉例 |
評估準則舉例 |
協作能力 |
透過小組的練習、表演和比賽,學生可學習互相協作。例如:搬運、整理及存放體操器材能有助於發展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 |
- 與他人合作和分享
- 在練習中與同伴合作,並發揮團結精神
- 參與練習時互相指導
- 與同學合作搬運、整理及存放體操器材
- 帶領小組活動
- 幫助同伴解決困難
|
共通能力
/
審美能力 |
相關的學與教活動舉例 |
評估準則舉例 |
溝通能力 |
透過小組的練習、表演和比賽,學生可
“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,並懂得用清晰和恰當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3)。例如:透過分組練習體操動作,幫助發展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 |
- 用清晰和恰當的方法表達意思和情感
- 以誠懇的態度表達意見
- 聆聽他人的意見
- 合理地提出不同的意見
- 與別人意見不一時,仍能取得共識,以求合作
|
創造力 |
“透過活動,讓學生發揮其創造力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3)。例如:鼓勵學生自創體操套路有助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|
- 編排體操套路
- 靈活運用和改進已學會的技巧,以取得更佳的表現
- 提出意見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
- 善用資源
|
批判性思考能力 |
透過個人技巧、套路編排和危機評估等活動,進行總結與分析,均可以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|
- 說出體操安全須知
- 邏輯地解答同學的提問
- 指出錯誤所在,提出改進方法
- 分析技術與表現的關係
- 總結自己及他人的優點和缺點
|
共通能力
/
審美能力 |
相關的學與教活動舉例 |
評估準則舉例 |
審美能力 |
“透過不同形式的練習、表演、比賽和相關的活動,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4)。例如:體操技巧、動作的美感和服裝的配合 |
- 欣賞優美的表現
- 指出動作及姿勢的優劣點
- 欣賞服裝的設計
|
在進行有關各共通能力的評估時,可將要求分成若干個等級,讓評估者利用這些準則進行評估,促進學習。以下是其中一個參考例子:
評估準則 |
請在適當方格內加上
“Ö
” |
第一次觀察 |
第二次觀察 |
1 |
2 |
3 |
4 |
1 |
2 |
3 |
4 |
與他人合作和分享 |
|
|
|
|
|
|
|
|
幫助同伴搬運及整理體操器材 |
|
|
|
|
|
|
|
|
以誠懇的態度表達意見 |
|
|
|
|
|
|
|
|
提出意見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|
|
|
|
|
|
|
|
|
1.
學生從不願意作出相關的表現 |
2.
學生願意作出相關的表現 |
3.
學生主動作出相關的表現
|
4.
學生積極作出相關的表現 |
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
“價值觀是行為和判斷的準則;而態度則是把工作做好所需要的個人特質。兩者都是學生應發展的個人素質。在學與教的過程中,價值觀和態度是互相影響的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5)。故教師可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,檢視教學的得與失,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。以下是與體操運動相關的例子及評估準則舉例:
價值觀和態度 |
相關的學與教活動舉例 |
評估準則舉例 |
國民身分認同 |
透過出席或觀看體操活動,讓學生認識中國運動員的成就,從而加深對國民身分的認同。例如:全中國運動會、東亞運動會、亞運會、奧運會等 |
-
觀看有中國及香港運動員參與的體操運動
-
認識中國及香港著名體操運動員
-
為中國及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得獎而感到光榮
|
責任感 |
“透過不同形式的練習、表演、比賽和相關的活動,讓學生體會到責任感的重要性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5)。例如:教師在進行體操活動前,均會提示學生練習體操是一種群體活動,由簡單的搬運體操器材至較複雜的集體體操練習,每個人都要負起自己的責任,與他人合作,才可順利完成工作。 |
-
積極投入地參與活動
-
完成受委派的工作
-
遵守安全措施以避免同學受傷
-
不論勝負,仍全力完成比賽
-
準時參與所有活動
-
保持地方清潔
|
承擔精神 |
“透過不同形式的練習、表演、比賽和相關的活動,讓學生體會遇到困難時要積極面對,敢於承擔,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5)。例如:在整理及搬運體操器材時,均需要同學之間分工合作,發揮互助的精神,以完成工作 |
-
努力完成學習目標
-
善用及愛護所有體操器材
-
協助維持秩序
-
擔任小領袖,組織活動
-
協助搬運及整理體操器材
-
協助有困難的同學
|
尊重他人 |
透過活動,讓學生懂得尊重別人,並與他人合作;尤其在編排套路的過程中,更學會尊重和接納他人的意見 |
-
尊重課堂秩序
-
互相合作及溝通
-
尊重同學在活動時的表現
-
專心聆聽別人的講解
-
虛心接受意見及指導
-
比賽後,不論勝負,均主動與其他參賽者握手,以示感謝
-
尊重裁判之判決
|
堅毅 |
“透過艱辛的練習過程,培養學生堅毅不屈、持之以恆的精神”
(教育統籌局體育組,2003,p.6)。例如:重複練習體操及體能鍛練動作 |
-
努力不懈地學習
-
盡力克服困難
-
努力達成目標
-
在艱辛的環境中仍然努力練習
-
盡力參與,堅持到底
|
在進行有關各共通能力的評估時,可將要求分成若干個等級,讓評估者利用這些準則進行評估,促進學習。以下是其中一個參考例子:
評估準則 |
請在適當方格內加上
“Ö
” |
第一次觀察 |
第二次觀察 |
1 |
2 |
3 |
4 |
1 |
2 |
3 |
4 |
觀看有中國運動員參與的體操比賽 |
|
|
|
|
|
|
|
|
完成受委派的工作 |
|
|
|
|
|
|
|
|
努力不懈地學習 |
|
|
|
|
|
|
|
|
1.
學生沒有相關的表現
|
2.
學生少有相關的表現 |
3.
學生間中有相關的表現
|
4.
學生經常有相關的表現 |
|